原标题:空调维修“潜规则”横行 如何保障合法权益
随着夏季到来,空调又登上了我们日常生活的舞台。我们经常会遇到空调发生的一些小麻烦大故障,总得维修吧,可有些消费者经常因维修的事情备受折磨。前后维修费近千元也未能解决问题。
第一次因为空调滴水和不制冷问题请来了空调维修中心的维修工,他跑了两趟,加了雪种,收了300元维修费用,说是解决了问题。结果一星期前,空调再次不制冷,这次维修员前后折腾了三趟,说铜管把雪种漏了,要换管,开价600元。却被回应是正常的费用。却不料,维修员私下说可以修好,只要450元。
无独有偶,六月底时,维修工说要换模板,要价380元和加雪种。不曾想,几天后,空调不制冷,被告知是压缩机坏了,要价1000元。最后,
空调维修员服务态度差,故意“报大数”以及私下交易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我们该如何甄别这些欺骗手段,正确识别空调故障以及找到安全合适的维修手段呢?
空调维修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某大型企业的后勤主管、具有30多年空调维修经验的黄师傅分析说,空调普遍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三种:不制冷、声音大、滴水。
导致不制冷的因素有:缺少制冷剂、过滤网脏导致不透风、风叶灰层多导致转速变慢,还有可能是容易忽视的模式设置错误、温度调节不够等。
这时,只要添加制冷剂,清洗过滤网即可。而发现空调确切的故障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看压力表指针是否转动,或者要求维修工找到“漏点”,擦上一点洗洁精,看是否有气泡产生。